发布时间:2025-06-10 编辑:中誉鼎力
露天矿山安生产管理是一项系统性、动态性、员性的工作,涉及矿山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和作业环节。其主要内容在于:落实责任、遵守法规、识别管控风险、隐患、规范作业(是爆破、边坡、运输)、保障设备设施安、强化应急、做好培训、管好外包、持续改进。
露天矿山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项系统性、动态性、全员性的工作,涉及矿山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和作业环节。其主要内容在于:落实责任、遵守法规、识别管控风险、隐患、规范作业(是爆破、边坡、运输)、保障设备设施安全、强化应急、做好培训、管好外包、持续改进。
明确职责:建立从主要负责人(矿长)、分管负责人、部门负责人、班组长到员工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,明确各岗位的安全职责。
完善制度:制定覆盖矿山所有生产活动(如爆破、采装、运输、边坡管理、设备操作、用电、防火防爆、职业健康、环境保护、应急管理等)的安全管理制度、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。
目标考核:制定安全生产目标,并进行分解、考核和奖惩。
矿山依法取得《采矿许可证》、《安全生产许可证》等所有的证照。
严格执行家及地方有关矿山安全生产的法律、法规、规章、和规范(如《安全生产法》、《矿山安全法》、《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》、《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管理与监督检查规定》等)。
及时获取并落实监管部门的安全指令和要求。
风险辨识与评估:定期全面辨识矿山各环节、场所、设备设施存在的安全风险(如边坡失稳、高处坠落、物体打击、车辆伤害、爆破事故、机械伤害、触电、火灾、粉尘、噪声等),进行科学评估,风险等级(红、橙、黄、蓝)。
风险分级管控:针对不同等级风险,制定并落实的工程技术、管理、教育培训和个体防护等管控措施,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。
隐患排查:建立常态化、制度化(如日常检查、定期检查、专项检查、季节性检查等)的隐患排查机制。
隐患治理:对排查出的隐患按照“五定原则”(定整改措施、定责任人、定整改期限、定资金投入、定应急预案)进行整改,实现闭环管理。重大隐患需挂牌督办。
科学设计:开采设计(包括开采顺序、台阶参数、运输系统、排土场等)要符合安全规程要求,并经过有资质单位设计、评审。
边坡稳定:
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控制台阶高度、坡面角、平台宽度。
实施的边坡监测(人工观测、仪器监测),定期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估。
及时清理危岩、浮石。
采取有效的截排水措施,防止地表水和地下水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。
严禁“一面墙”开采。
爆破作业要由持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和人员进行。
严格执行爆破设计、审批、警戒、信号、起爆、爆后检查、盲炮处理等全流程的安全规程。
爆破器材的购买、运输、储存、用、使用、退库等环节要严格遵守《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》。
设置符合安全距离要求的爆破警戒区域,并清场。
采装作业:
挖掘机、装载机等设备操作人员须持证上岗。
作业平台平整、稳固,设备站位安全。
严禁在危岩、伞檐下作业,严禁设备上下重叠作业。
注意与运输车辆的安全配合。
运输作业:
矿用运输车辆(自卸车、矿卡等)须符合安全要求,定期检测检验。
驾驶员持证上岗,严禁疲劳驾驶、酒后驾驶、超速行驶。
规划并维护好安全的运输道路,设置醒目的交通标志、限速标志,控制道路坡度、转弯半径。
加强交叉路口、装车点、卸料点的安全管理。
做好车辆维修保养。
所有生产设备、设施(包括破碎系统、筛分系统、电气系统、空压机、储气罐等压力容器、安全防护装置等)须符合安全要求,定期进行检查、检测、维护保养,确保处于良好状态。
用电安全:规范供配电系统,电气设备接地接零,防止触电事故。
防火防爆:制定防火制度,配备消防器材,管理好易燃易爆物品(如油库、爆破器材库)。
职业健康:采取措施(湿式作业、密闭除尘、通风、个体防护等)控制粉尘(矽尘)、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。
定期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员工职业健康体检。
为员工配备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(安全帽、防尘口罩、耳塞、防护眼镜、反光背心、防护手套、安全鞋等),并监督正确使用。
现场文明生产:保持作业现场整洁、通道畅通、标识清晰。
制定针对性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(综合预案、专项预案、现场处置方案),涵盖边坡坍塌、爆破事故、火灾、车辆伤害、高处坠落、触电、机械伤害、自然灾害(如暴雨、雷电)等主要风险。
建立专(兼)职应急救援队伍或与邻近救援力量签订协议。
配备应急救援器材、设备和物资,并定期检查维护。
定期组织应急演练(桌面推演、功能演练、全面演练),评估演练效果,修订预案。
保障应急通讯畅通。
全员培训:对所有员工(包括新员工、转岗员工、复岗员工、临时工、外包人员)进行强制性安全教育培训,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。
内容覆盖:培训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、矿山安全知识、岗位风险及防范措施、操作规程、应急自救互救技能、事故案例、职业健康防护等。
持续教育:定期进行再培训和安全活动(如班前会、安全周/月活动)。
特种作业:特种作业人员(电工、焊工、爆破工、挖掘机司机、矿车司机等)须持的特种作业操作证上岗。
承包商与外包队伍管理:
严格审核承包单位的安全资质和条件。
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,明确双方安全职责。
将承包单位及其员工纳入矿山统一的安全管理体系,进行同样的安全培训、监督、检查和考核。
加强对承包单位作业现场的安全监管。
建立多层次、多形式的安全检查制度(自查、互查、专项检查、综合检查)。
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记录、通报、整改、验证。
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会议,分析安全形势,研究解决重大问题。
鼓励员工报告安全隐患和不安全行为(建立举报制度)。
学习借鉴的安全管理经验和技术。
发生事故后,严格按照“四不放过”原则(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、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、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、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)进行调查处理,吸取教训,持续改进安全管理体系。
使用现代科技,开启绿色环保的智能化矿山,从此成本下降,效率提升